中国大模型大会会议现场
大会开幕式及领导致辞
大会开幕式由中国中文信息学会副秘书长杨尔弘教授主持,中国中文信息学会名誉理事长李生教授、中国科协宣传文化部宋玉荣副部长、教育部语言文字信息管理司刘培俊司长出席开幕式并致辞,中国中文信息学会理事长方滨兴院士,鹏城实验室高文院士,香港科技大学副校长、欧洲科学院院士郭毅可教授,人民网党委书记、董事长叶蓁蓁博士,中国电信科技委主任邵广禄教授,北京市委网信办副主任、国家中心北京分中心徐雅丽主任以及中国中文信息学会相关领导出席大会。
中国中文信息学会名誉理事长李生教授在致辞中指出,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科技创新工作,将科技创新视为先手棋,多次就下好科技先手棋、打好主动仗进行战略部署。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首次提出了“人工智能+”行动,这意味着我国正在加快形成以人工智能为引擎的新质生产力。现在是中国大模型技术与产业发展的初创期,面对诸多挑战与机遇,我们的发展方向与未来路径亟待社会各界共同探索与努力。中国中文信息学会作为中国科协下属的全国性学术组织,肩负着推动学科发展、服务国家重大需求的重要使命,加强基础研究,从源头和底层解决关键技术问题,是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迫切要求,是建设世界强国的必由之路,是应对国际科技竞争、构建新发展格局、实现高质量发展的核心。
中国中文信息学会名誉理事长李生教授致辞
中国科协宣传文化部宋玉荣副部长讲话中提到,作为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重要驱动力量,人工智能技术已成为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澎湃动能,正在有力推动科技跨越发展、产业优化升级、生产力整体跃升、广泛而深刻地改变着我们的世界。在这样的环境背景下,我们可以从人工智能为实体经济助力、人工智能带来新的科研范式、人工智能要为国家治理赋能以及人工智能要用科学文化铸魂等方面思考和探索,推动大模型在不同领域的融合创新,拓展大模型的落地场景,引导以大模型为代表的人工智能技术向上向善发展,为唱响中国经济光明论、培育中国特色创新生态贡献力量。中国中文信息学会作为我国中文信息处理领域最具影响力、号召力的学术组织,承载着推动以大语言模型为基础的信息处理技术的交流与创新的重要使命。
中国科协宣传文化部宋玉荣副部长致辞
教育部语言文字信息管理司刘培俊司长在发言中表示,当前,全球范围内的人工智能技术创新日新月异,基于自然语言处理技术的大语言模型已经成为最受关注的技术创新和应用典范之一,中国正在超前识变、主动求变、积极应变。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加快发展中国大语言模型,不仅需要用大语言表态,而且更需要用大力度行动,充分发挥中国语言文字资源优势,统筹用好教育、科技、人才三要素一体机制,系统提升算力、算法、数据三要素技术水平,鼓励跨学科融合创新、跨领域协同应用、跨部门联席治理,建立健全协同攻坚、共建共享、合作共赢的发展机制,走出一条中国大语言模型发展之路。
教育部语言文字信息管理司刘培俊司长致辞
精彩纷呈的特邀学术报告和专题研讨会
本次大会共邀请6位业界著名专家做特邀报告。中国工程院院士高文的报告题目是“鹏城云脑与脑海大模型”,高文院士的报告从语言、文字和智能对人类社会的重要性开始,生动阐述了从语言大模型到多模态大模型的人工智能发展历程和推动发展的核心技术,并对大模型时代高校如何定位进行了深入的思考;同时高文院士也系统介绍了鹏城实验室如何从鹏城云脑I到III打造“算力+运力+存力”高度融合全栈自主的鹏城云脑E级智算平台、如何打造国内AI领域公益开源社区-OpenAI启智社区,最后介绍了鹏城·脑海系列大模型的进展。高文院士认为,大模型之路已经从语言大模型向多模态大模型过度,中国人工智能需要自己的大模型底座来承载中文语料和中国历史的文明传承,同时助力国产自主创新的大模型生态发展。
高文院士做大会特邀报告
香港科技大学常务副校长郭毅可院士以“如果大模型是一个答案,那么什么是问题?”对大模型的发展、现状和未来进行了深刻的思考。郭毅可院士从语言、思维、智能、人机的关系的角度对“为什么语言模型是基础?”“语言模型和思维机制的关系?”“语言模型的层次性和大模型的不同范式?”和“大模型发展的方向?”进行了深刻阐述,并展望了大模型的三个范式:以总结信息为目标的搜索范式、以阐述观点为目标的价值范式和以发现新奇之美为目标的创造范式,认为会听会看、会理解会思辨、会表达会行动、具身的人性化语言模型是大模型未来的发展趋势。
郭毅可院士做大会特邀报告
中国工程院院士方滨兴的报告题目是“大模型保险箍:大模型价值管理模式初探”。方滨兴院士指出,大模型在迅速发展的同时也带来了风险,如何确保大模型风险可控已成为全球共识。当前虽然已经有了价值对齐、安全备案、毒性检测、道德伦理圈等手段,但由于人类价值观的普遍性与差异性、稳定性与演进性难题,迫切需要构建大模型价值管理的新模式。方滨兴院士随后介绍了其团队构造的大模型安全风险防控的“保险箍”模式,通过建立价值观框架和矩阵,并进行语料、标注、算法和模型的价值观对齐,最终为大语言模型加上安全的保险箍。最后,方滨兴院士对当前大模型安全进行了深入探讨,认为建立国家级大语言模型保险箍将是未来之路。
方滨兴院士做大会特邀报告
人民网党委书记、董事长、总裁、传播内容认知全国重点实验室主任叶蓁蓁的报告题目是“应用者视角的AI发展与合作”。 该报告对人工智能在内容传播等领域的发展和应用趋势进行了深入的思考,系统介绍了人民网的用户、场景、数据和主流价值优势和相关实践,指出AI作为大技术,在未来必将重塑格局、创新模式并重构用户关系。叶蓁蓁董事长呼吁 AI团队一起在党政、党媒、心灵教育、健康管理等方向深入合作,共同构建新生态。
人民网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叶蓁蓁博士做大会特邀报告
清华大学教授唐杰的报告题目是“ChatGLM:从大模型看AGI的发展”。唐杰教授认为,大模型已成为各国人工智能技术新方向,是通向通用人工智能的重要途径之一,同时国产大模型之路面临很多理论和技术上的本质挑战。随后唐杰教授系统介绍了其团队在全自研、多模态、高可用GLM系列模型方面的系列工作。最后,唐杰教授对AGI的关键问题“未来通用人工智能AGI之路在哪里?”“如何实现符合人类价值观的超级对齐(SuperAlignment)?”进行了深入思考,认为具备记忆、规划和工具使用能力的大模型操作系统、可以自我学习的GPT-zero和芯算一体大模型机是未来的重要发展方向。
清华大学唐杰教授做大会特邀报告
复旦大学教授邱锡鹏的报告题目是“从大语言模型到世界模型”。 邱锡鹏教授对大语言模型的发展进行了阐述,总结了大语言模型在处理复杂、多模态和长期记忆任务方面的不足,认为大语言模型的下一阶段目标是具身智能和世界模型。随后,邱锡鹏教授介绍了MOSS2团队围绕“如何从大语言模型演化到世界模型”开展的高效架构、数据治理、人类对齐、工具增强、跨模态融合和智能体系列工作,认为打造未来造高效、安全、可信的基础模型和探索实用、多元、复杂的应用场景是重要方向。
复旦大学邱锡鹏教授做大会特邀报告
特邀报告之后,大会进行了主题为“中国大模型之路”的专题研讨,该专题由清华大学刘知远副教授主持,哈尔滨工业大学教授车万翔、中国科学院软件研究所研究员韩先培、复旦大学教授邱锡鹏、中国科学院自动化所研究员张家俊参与讨论。专题围绕大模型浪潮中的中国AI学界经验和教训、未来的关键问题和研究方向、大模型之后NLP的未来、 AI和NLP的研究生职业生涯建议、以及嘉宾们未来最想做的方向进行了研讨。通过讨论,专家们认为,对Scaling等根本规律的认识和坚持、拥抱范式变迁、坚持开源共享合作至关重要,同时数据、具身智能、交互式学习、世界模型是未来的重要发展方向。在大模型时代NLP的发展方面,专家们认为,当前NLP正处于发展范式的变革时代,加强工业界和学术界的交流合作、把握科研机构的定位、研究基础理论进行原始创新至关重要,同时也鼓励研究生关注真正的科学问题,探索具有长期价值和复杂性的研究方向。在未来研究兴趣方面,嘉宾们表达了构建具身多模态大模型、进一步提升大模型的通用智能能力、补齐大模型相比人类能力不足等方面的兴趣。本次大会不仅展示了中国在大模型领域的深厚实力,也为未来的研究方向和青年学者的职业发展提供了宝贵的指导建议。
“中国大模型之路”专题研讨